找到相关内容158篇,用时10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

    信仰,只是老年人的事,年轻时是不适合的,除非在事业或情感上遭受了重大打击。由于这种误解,使得许多人自决于佛法智慧与真理的大门之外。再从佛教界自身来说,许多佛教徒因为对经教缺乏研习,未能树立佛法的正见,...无数次死里逃生,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,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。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,声誉之隆,一时无双。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度人,为了将佛法智慧传遍东土。因此,在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5940096.html
  • 教制教典与教学(三)

    智慧第一的尊者,尚且要从佛闻法,何况一般根性暗钝的人。佛法是救世度人的无上明灯,我们要得佛法的真实利益,非闻法不可。经云「多闻能知法,多闻能离罪,多闻舍无义,多闻得涅盘」。闻法才能知法,于佛法能得正确...中国有些邪教,先天道、一贯道等,非得计得,非道计道。闻了佛法,对这些无义利的事,再也不会去做了。因为闻了佛法,心中生起了智慧,具正知见,以此正见扫尽身心的一切妄执,就可证得涅盘。学大乘法的,由于多闻正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4240690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儒学思想述义

    以后所得之别有精微广大深切著明之处。(1)  这就是说,在佛法智慧的启迪下,太虚对儒学获得了新的认识,对儒学的“精微广大深切著明”之处也有了新的体会。因此,他在大力弘扬佛法的同时,也不忘积极地阐扬儒学...指出中国儒家的局限性。他以佛家思想特别是唯识学对儒学思想所做的诠释,对我们理解儒学思想非常有启发性。  关键词:儒学、佛法、心、禅宗、良知  在中国思想史上,站在儒学立场上辟佛者代代有之,而站在佛家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3841765.html
  • 有关修学教理中出现的疑问

    利益,但是人类智慧所发明的东西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过患。就像科学,它会制造许多新事物,给我们带来方便,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怖,如核武器。佛法讲的”般若“是超越经验的、超越我们的思维的,乃至于只有打破现有的意识所构成的层面后,佛法所说的智慧才会显现出来。”般若“是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,也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一种能力。而人间的智慧是难以办到的。  问:可否请法师开示持《心经》的功德?  答: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4242517.html
  • 圣法法师著:世界真奇妙(二)

    。是谁的主宰耶?一般人说,天地的主宰,信神者,说神的主宰。信上帝的说上帝的主宰。佛法说,各人业力的主宰。谁是真理,那就各人的智慧去选择了。  神鬼真奇妙  神与鬼我们人类的眼睛是看不见的,有人不信有...的修养。不论现在和将来,才能平安快乐。宗教信仰,有人寄托于神的保佑,只要信仰神,神即与我同在,或者神入我的心,赐我的智识和安乐,这是外力的信仰。  佛法说:‘人人皆有佛性’——慈悲、智慧、道德。都被...

    圣法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3042844.html
  • 沈家桢著:《金刚经》的研究(3)

    呢?我只依照佛在《金刚经》中所说的“如所教住”。住什么“所教”呢?“应无所住行于布施”。“应无所住”在佛法的术语中,就是智慧或般若,“行于布施”即是修福。   各位,我这第二次的突破,还只能说是在...施、财施、无畏施,范围很广。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:   使人增加智慧,教人有用的智识(如做老师),供养法师(使法师能安心将佛法智慧传给大众),助印佛书,赠送及流通佛书,都是法施。像我们的李祖鹄居士,...

    沈家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544333.html
  • 远离邪命非法:《阿含经》里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众所示占相、咒术的态度

    神通(神足、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)而言,后者为有漏的神通,仍未能断尽烦恼,例如诸天王,犹不能解答生老病死的人生问题。请看佛陀说一神足比丘追求解脱的参访历程,显示有漏神通之不足,佛法智慧之无余。 ...教法,而不是他的神通能力。 佛法的教示既是如此,无怪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亦主张持戒离欲,获智慧,得解脱。他代佛陀为诸比丘说“漏无漏法”,先解释“于心解脱、慧解脱,无少分智”的漏法,再解释无漏法:于...

    罗正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645398.html
  • 以密法說佛法「三論法要-中論、百論、十二論」

    实际,这个实际也叫做现实,把佛法、真理、智慧运用在现实的生活里,不可以说是一套,做又是一套,心起动念若都是不正确的邪见,那就是业障(无知的结果),一个心乱的人是永远无法体悟“佛法唯一心”的真谛。  在这十年来,法师到处上课,讲经说法,都坚持以传播佛法、真理、智慧为主,对于不是事实的道理,都一条条的推翻和剖析,目地无它,只是希望让所有学员,在此末法之世,邪说充斥,指鹿为马的年代,都能当头棒喝,恍然大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345470.html
  • “护生”精神的实践举隅

    托钵制度而未曾禁绝由杀生取得的肉食。这种出发于缘起根本义的护生理念,以及在应然与实然间求取平衡点的佛法智慧, 笔者在拙著《佛教伦理学》 ( 注 4) 中有详尽的分析,兹不赘述。   在中国佛教史上,以...  许多人误以为笔者对政治很有兴趣,其实笔者只对“实践佛法”有兴趣。基于护法或护生的理由,而不得不过问与“护法”或“护生”相关的政治课题;其他纯属权力分配或意识形态的政治问题,笔者是不感兴趣的。所以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2445787.html
  • 证严法师著:静思、智慧、爱(3)

    ldquo;有”的力量帮助“无”力的人,这就是佛陀来人间苦口婆心为众生设教的主要原因。   我们现在是有福的人,更应进一步再求慧,要求得智慧必须多听佛法。看看国外,有...,内心的思想及所看到的事与物,就无法分别得透彻清楚,智慧当然也就不能开通了。   修习佛法并不是要学聪明,而是要学得智慧智慧由定而生,如能专心一念,从事入理,则能产生智慧。比如:我现在在念佛,就要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348260.html